クローズアップ
NPO法人 "星光"(Hoshinohikari)>_< ~朗读中文版和日文版绘本,建立超越国家、语言和文化间的联系~

NPO法人 "星光"(Hoshihikari)成立于2023年,在日本外籍居民分布最多的新宿区,以华人家长和孩子为主要对象,举办中文和日文绘本的朗读会和相关的现场谈话活动。该组织的理事长陈女士和副理事长段女士原来是"妈妈友" ("妈妈圈"的朋友),她们开展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呢?我们对此进行了采访。
希望孩子多多接触中文

陈女士和段女士从2022年6月开始就每月举办一次绘本朗读活动。起因来自陈女士的孩子说的话。
陈女士告诉我们:“在开始这项活动之前,我就很喜欢和孩子在家一起读绘本的时光。但孩子上小学后跟我说,‘妈妈,咱们在外面不要用中文讲话了。周围的人听不懂,会不安的’。听孩子这么说,我一方面觉得孩子真是替人着想,另一方面又很难过。”
难过的原因,是陈女士感到孩子在家庭以外本来就没有说中文的机会,再加上疫情期间没能带孩子回国,让孩子逐渐与中文疏远,中文逐渐成了一种“少数派”语言。
陈女士说,“我想让孩子理解妈妈是在中国出生长大,中文在那里完全不是‘少数派’,还想让孩子有机会和爸爸妈妈以外的人讲中文,体会到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一起交谈的乐趣。我还希望孩子们能从中交到朋友。”
另一方面,段女士告诉我们,她的先生从小就来到日本,因为当时不懂日语而受了欺负,所以她一直就对华人的小孩应如何在日本长大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兴趣。
“我们都希望为孩子们创造机会,享受中文带来的乐趣”,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马上就策划了一场绘本朗读会的活动。陈女士制作了中文海报,在社交软件“小红书”(RED)上一发布,就收到了很大反响,第一场活动就聚集了有同样需求的10个家庭参加。孩子们的中文和日文水平都不一样,但即使只懂中文或者只懂日文,讲故事也成了连接语言和孩子的桥梁,让孩子们对两种语言都产生了亲近感。
朗读会活动的对象是3到5岁的儿童,但如果是讲《饥饿的毛毛虫》等适于低龄儿童的绘本,也有1岁的孩子参加。


“星光”的绘本朗读会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大家首先会唱中文歌和日文歌,再活动身子让孩子们放松。“热身”之后,会交替朗读同一绘本的中文版本和日文版本。选择绘本时,会注重大尺寸又色彩鲜艳的绘本,吸引孩子们忍不住想去翻阅。
朗读结束后,会举办贴近绘本主题和氛围的手工活动。段女士说,“如果绘本是讲食物的,就让孩子们用粘土制作食物。如果是关于建筑的,就让孩子们用纸杯搭建自己想要的房子。我们这样做,是想帮助孩子们从立体的角度理解绘本内容”。
最近,还举办了手工绘本的工作坊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分4次制作了自己原创的绘本。孩子们各自想主题,选材料,与绘本作家一起构思要讲的故事。
段女士回顾说,“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棒。很多形式都和我们想象的绘本完全不同,有的孩子做成了隧道,或者把绘本变成了拼图游戏。还有的孩子像模像样地编了一个长达10页的故事。这些都让我们感动极了”。“星光”在不断推出各种策划,进行着探索和尝试。
孩子们完成创作并不算结束,最后还有发表的环节。据说参与活动的家长们看见孩子自信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时,都为之欣喜不已。孩子们得到大家的赞扬,也会更加自信。“星光”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空间,不仅在里面讲故事,还一起唱歌和手工制作,让喜欢绘本的孩子和喜欢唱歌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欢乐。
用段女士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是要做中文教育。而是希望创建一个温馨的团体,向大家传达‘我们欢迎你’的氛围”。
孩子们完成创作并不算结束,最后还有发表的环节。据说参与活动的家长们看见孩子自信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时,都为之欣喜不已。孩子们得到大家的赞扬,也会更加自信。
“星光”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空间,不仅在里面讲故事,还一起唱歌和手工制作,让喜欢绘本的孩子和喜欢唱歌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欢乐。
用段女士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是要做中文教育。而是希望创建一个温馨的团体,向大家传达‘我们欢迎你’的氛围”。
让更多的中国孩子阅读绘本

“星光”还面向中国本土开展绘本宣传活动。2023年7月,邀请著名绘本作家和出版人唐亚明先生作为嘉宾,在线连接中国的书店举办了谈话活动。日本也有很多华人参加,了解到有关日本和中国绘本的差异,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导致家长对绘本的不同期望,以及绘本对儿童的影响等内容。
事实上,绘本文化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绘本中甚至还会出现儿童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四字成语。
陈女士说,“中国是一个竞争性社会,孩子们从早到晚都在学习,最近有很多小学生和初中生出现抑郁,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绘本,让孩子们的时间和心灵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中国,家长没有购买儿童绘本的习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买字少又没有教育意义的书呢?不过,据唐亚明先生介绍,日本在绘本普及之前,也有类似的反应,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渐打开了市场。
段女士说,“孩子们有一个只属于童年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世界就会消失。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珍惜那个世界。这就是我们想尽可能地把绘本介绍给中国家长的原因”。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中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据介绍说,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孩子喜欢绘本的样子,开始觉得“虽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但孩子在笑就是好事”。

坚持开展活动的陈女士、段女士,以及“星光”的每一位成员,都对绘本和讲绘本故事有着特殊的情怀。
陈女士说:“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只有教科书,所以我一直对书充满向往。从孩子出生前,我就买了很多书,希望孩子能喜欢读书。我的二女儿今年5岁,她很喜欢书,会主动去读各种各样的书。她还说想在朗读会上当那个朗读者呢。”
段女士说:“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小时候中国没有绘本,母亲就在睡前给我讲童话和历史故事。那段时光我现在回想起来都很幸福,是很治愈的记忆。我觉得,父母和孩子通过绘本和讲故事的时光,建立了非常重要的联系。”
将超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扩大到地区之外的地方


“星光”还逐渐扎根当地展开活动。2023年9月,参加了地区性的活动“早稻田地球感谢祭2023”,在早稻田大学的教室举办了绘本朗读会,并展示了中文绘本和中国传统的玩具、面具等物。
段女士说:“我孩子幼儿园的许多小朋友也都来到地球感谢祭的现场,其中不仅有日本人的孩子,还有美国籍、法国籍的孩子以及父母分别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很喜欢我们的活动,于是我有了一个心愿,希望华人以外的孩子也能从中国文化中感受到乐趣。”
段女士正在设想今后也为当地的非华裔儿童举办中文绘本朗读会。
“我想时间不用长,大概半小时左右,让孩子们先听一听中文的发音,感觉好玩儿就挺不错。不论国籍和中文水平,能够跨越文化的障碍产生一种联系,那该有多好。”
陈女士带着憧憬说:“希望能与其他组织合作,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中文和日文的绘本朗读会。比如神保町的绘本咖啡馆,或以绘本闻名的千寻美术馆,都是我梦想的地方"。
两位负责人说,“星光”在持续目前活动的同时,还在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就在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们也不断地冒出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未来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关于组织名称“星光”所蕴含的心意,陈女士说了下面一番话:
“星星的光芒虽然微小,但它们聚集在一起,就创造了美丽的夜空。我想,即使力量并不强大,只要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让世界越来越美好。”的确,“星光”的光芒正渐渐放大,开始闪闪发亮。